代幣及代幣化資產

數位資產
投資者教育
Banner Img
August 31, 2022

摘要

  • 代幣(Tokens)不同於硬幣(Coins),其主要目的不在於提供現實價值,而在於驗證許可權與解鎖服務,且依附於其他區塊鏈平臺上。
  • 非同質化代幣NFT提供了一種在去中心化網路中標記原生數字資產擁有權的方法,使得數位建立者能夠通過追隨者直接獲利,免去中介的抽成。
  • 代幣化指的是公司發行代表真實可交易資產的區塊鏈代幣,具有流動性高、可拆分、交易快速透明成本低等優點,但同時代幣化也面臨市場監管缺乏、基礎建設缺失等挑戰。我們認為代幣化資產的廣泛採用將會是漸進式的過程,但提早佈局可以掌握更大的主動權。
  • 投資者在投資代幣市場時應保持警惕,避免落入協定方佈置的代幣經濟騙局中。

硬幣(Coin)與代幣(Token)的區別

從貨幣屬性上,最早出現的比特幣其主要作用就是買賣與儲存,購買的目的在實現資產增值,投資者多看好加密貨幣的長遠投資價值。因此,硬幣(coin)具有與現實資產連接的特性,並可與現實世界的資產相互兌換。代幣(token)的出現完全為區塊鏈服務。其初始誕生的目的在於加快區塊鏈交易,維護區塊鏈的生態。儘管代幣也有一定的現實價值,比如穩定幣USDT、USDC就是建立在以太坊的代幣,價值與美元挂鉤並維持在1:1附近,然後現實價值並不是代幣的主要目的。

區塊鏈有不同的層級,每個層級的應用層面並不相同。層級1是區塊鏈協定上的底層技術,定義不同的共識機制,比如工作量證明(PoW)、權益證明(PoS)(詳見2022年7月27博盾市場觀察——以太坊合併),以及區塊鏈生產速度、交易量等。大部分的公鏈如比特幣、以太坊、Solana都屬於層級一,對應的BTC、Ether、SOL也都屬於硬幣的範疇。

代幣屬於層級二與層級三的貨幣,由層級一擴建,專注在區塊鏈本身的合約與應用層面上。層級二主要解決層級一交易速度緩慢和交易費用高昂等問題,層級三則負責執行區塊鏈的規則,如將智慧合約連接到不同的平臺上。因此目前很多的代幣都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建立的。

Table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代幣與硬幣的主要分別

總結而言,硬幣與代幣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硬幣本身擁有獨立的區塊鏈切且本身是獨立的加密貨幣,而代幣則附屬在某些標準區塊鏈平臺上。雖然兩者都有支付及轉移價值的功能,代幣更多用於與公司相關的商業運作及交易,用途比較狹窄,且沒有發行上限。 硬幣好比現金,代幣則類似於股票。初創公司通過ICO(首次代幣發行)發行代幣,以換取流動性高的比特幣或以太幣。 因此代幣就如小型股一樣缺乏流動性,價值隨時有可能大跌或者歸零。

非同質化代幣NFT

在區塊鏈技術中,加密貨幣可以分為原生幣和代幣兩大類,而代幣中又分為同質化和非同質化兩種。 非同質化代幣即NFT,是唯一的,不可拆分的代幣。 相當於帶有編號的人民幣,這個世界上不會有兩張編號一樣的人民幣,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NFT。

Chart, bar chart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非同質化代幣市場規模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NFT的關鍵創新之處在於提供了一種標記原生數字資產擁有權的方法,且該擁有權可以存在於中心化服務或中心化資料庫之外。NFT的擁有權並不阻止其他人視察它或閱讀它,NFT並不是捕獲資訊然後把它藏起來,只是捕捉資訊然後發現該資訊與鏈上所有其它資訊的關係和價值。NFT由於其非同質化、不可拆分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和現實世界中的一些商品綁定。

虛擬貓使得NFT走向大眾

NFT的誕生基於2017年以太坊中一個叫做CryptoPunks的圖元頭像專案,這些圖元頭像總量上限為1萬,任何兩個人物都不能相同,擁有以太坊錢包的人都可以免費領取,領完可以放到二級市場交易。之後的6個月,區塊鏈小遊戲Cryptokitties(迷戀貓),一種在以太坊擼貓的遊戲,迅速在網上流行。 買家擁有兩個虛擬貓及以上時,就可以培育新貓,培育出稀有特徵的價格會更貴。 虛擬貓經歷了幾輪價格的暴漲暴跌,使得NFT被更多人逐漸認識。

著名投資人Catherine Wood木頭姐認為,今天要通過數位內容獲利,內容建立者可以將其上傳到Instagram,YouTube,TikTok,Spotify或者其他社交媒體平臺。然後,這些集中式平臺通過廣告或訂閱將內容貨幣化,向內容建立者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潤。相比之下,數字創作者可以直接通過NFT來利用其追隨者獲利,無需中介即可出售獨特的數字內容,免去了不菲的抽成費用。

代幣化資產

代幣化指的是發行代表真實可交易資產的區塊鏈代幣,包括涉及到公司股票、商品、藝術品、房地產和貨幣的代幣。因此,代幣化可以改變許多行業以及投資者與企業和經紀公司的互動方式。由於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特點,可以創建無國界的網路,讓投資者、企業和社區在無中心化權威機構的情況下相互交流。

許多代幣創建的目的是用在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及其網路中。效用代幣(Utility Token)主要目的是授予持有者訪問專案功能的許可權,發揮解鎖服務的作用,例如USDT持有者可以訪問ONMI網路進行USDT轉帳。此外,還有安全代幣(Security Token),它為持有者提供了基礎公司的擁有權,從功能上與股票類似。

Diagram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代幣的分類 - 效用代幣與安全代幣

代幣化有望成為金融市場的下一個重大技術,因為它提供了以下好處:

  • 流動性——通過將現實世界的資產轉換為區塊鏈代幣,發行人可以獲得更大的流動性。
  • 拆分擁有權——代幣化的一大特徵在於資產擁有權的拆分。 比如說投資人想要通過購買最具價值街區的房屋,然而,投資人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單套房產,如果每套房產進行代幣化,轉換為多個代幣,那麼投資人可以持有房產的一或多個部分,從而獲得潛在的房價上漲收益。
  • 更快、更便宜的交易——現代區塊鏈實現了快速、低成本的交易。 這些優勢能夠加速推進採用代幣化作為處理現實世界資產的主要方法。
  • 透明度——不可篡改性和透明度等區塊鏈具備的獨特屬性使其成為目前最重要的技術之一。 一旦區塊鏈交易取得最終結果,它就不能被逆轉、取消或以任何方式篡改。 這使得所有網路參與者幾乎可以實時監控數據,並確信交易的真實性。

當然,代幣化目前也面臨許多挑戰,比如缺乏明確的監管、金融市場基礎建設將帶來巨大的負擔、以及所需要的種種數位貨幣的託管系統等。 具體來說,雖然加密貨幣理論上可以在沒有任何監管的情況下存在,但所謂的證券代幣是為了代表現實世界中的資產,所以證券代幣按理也應該處於監管機構的管轄範圍之中。對於應該實施哪些主要規則來實現代表股票和其他傳統資產的數位資產的代幣化和交易目前還沒有達成普遍共識。

A picture containing chart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歐盟代幣化資產增長速度預測

我們認為,代幣化資產的廣泛採用將會是漸進的過程,監管機構無法抵禦革命性技術帶來的新趨勢,但會引導資產代幣化的新方向。 這一過程或許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完全成熟,但對於投資人而言,越早的入場佈局也意味著在新技術發展中有越大的主動權。

代幣經濟案例

當前由於大多數的代幣是團隊為從市場上增加流動性且轉移法律責任才發行,去中心化甚至不在其考量因素,因此協定代幣的發行中經常混跡著許多所謂“代幣經濟”來掩飾其背後垃圾幣的真相。 我們整理了市場上過往的經典案例,投資者應盡量避免捲入類似的代幣經濟騙局,提高警惕性。

  1. 每個有質押功能的垃圾幣: 質押代幣的APY(年溢率)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些年溢率是以垃圾幣的價格為基礎做計算,沒有實際價值。 此類現象在Cosmos生態系中的Juno以及Osmosis較為明顯,一旦需求及價格開始崩跌,大規模的取消質押將造成價格回撤。
  2. 具有流動性挖礦功能的垃圾幣:對流動性提供者而言,使用產品並非因為功能好用而是用來獲得收益。 一旦協定支付的流動性挖礦獎勵超過本身的收入,由於持續不斷的拋售壓力,此類代幣將按照原本的設計大規模下跌。
  3. SOL: Solana生態系的流通量低且風投擁有大量份額,使得內部人士可以透過早期建立永續合約倉位進行避險。 即便完全稀釋估值 (FDV) 過於龐大也可以鎖定利潤,並倒貨於市場上。
  4. Sushi:協定方向代幣持有者分配Sushiswap的交易費用減少了團隊可運用的資源,也使得團隊對協定的擁有權不足。 在激勵不足的情況下,團隊無心開發將導致代幣走向滅亡。
  5. OHM:OHM 債券以及瘋狂的年溢率創造了一個對協定自身造成影響的怪物,其過度高額的估值已超越協定本身國庫資產的數倍,因不合理年溢率導致的代幣通膨現象必定會走向崩盤。
  6. Axie Infinity遊戲內代幣 SLP:SLP 代幣為無限增發,其價格仰賴新玩家進入來支撐。 在遊戲公會湧入,並大量挖提賣代幣后,價格逐步歸零。
  7. 空投代幣:空投開始時因為受到大量關注且分配範圍極大會導致價格飆漲,然而免費的錢終究是免費的。 人們終究會將其套現,進而造成拋售壓力及醜陋的 K 線圖。
  8. PSP:Paraswap 當初空投用戶代幣時條件過於嚴苛引發社群強烈不滿,過度的篩選將疏遠使用者且使得代幣更加集中。 代幣分發是個極好的行銷策略,但如果大部分的人皆無法獲得,那也不會激起正面的討論。

免責聲明

  1. 本網站內容僅旨在向專業投資者(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或者該條例下制定的規章)提供。

  2. 本網頁內之資料只可作為資訊的用途,並不構成提供服務的建議或報價。

  3. 本網頁內之所有資料不可視為專業或投資意見。因此,閣下應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任何使用本網頁及其內容的風險由閣下自負。

  4. 本公司可隨時終止或更改本網頁所提供之資料,產品或服務,而毋須事先通知閣下。

  5. 非經取得作者授權,不得任意轉載或公開傳輸任何內網站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