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決定命運”是一個經常被引用的詞語,它表明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增長和結構決定了其長期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結構。世界正在經歷一場重大的人口劇變,其中包含三個關鍵組成部分:人口增長、生育和死亡率變化以及年齡結構的演變。今天我們將探討年齡結構變化– 老齡化。
根據聯合國關於老齡化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7%,表示進入輕度老齡化社會;超過14%,表示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超過21%,則表示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聯合國《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5歲(16%)以上,而這数字在2019年为11人(9%)。多年來人口年齡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全球預期壽命從1913年的34歲飆升至2022年的72歲,這一長期趨勢將會繼續保持。與此同時,從1970年到2020年,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生育率都出現下降。1940年代,15歲以下兒童的數量是65歲及以上人口的七倍,到2050年,這些群體的規模將大致相同。因此,全球就人口總體未來趨勢已成共識,包括壽命延長、生育率下降以及大量人口老齡化。
儘管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會經歷人口老齡化,但這一現象的進程差異很大。日本目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65歲及以上人口占2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到2050年,29個國家和地區的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日本目前的水平。事實上,韓國的老年人口比例最終將超過日本,達到歷史上前所未有的38.1%。日本的中位年齡(48.4),目前也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是非洲(19.7)的兩倍多。但到2050年,韓國(2050 年年齡中位數為56.5歲),預計也將在該指標上超過日本(54.7歲)。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國家是中國,除了人口進入負增長的挑戰外,人口加速老齡化也是對社會的巨大挑戰之一。200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7%,進入輕度老齡化社會,2021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突破2億,占總人口比重達到14.2%,表明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2022年到14.9%。預計在2035年左右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中國從輕度老齡化到中度老齡化花費了21年,快於法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
老齡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對當下的社會運作,經濟結構、勞動力市場、國家的財政體系和政策、房屋市場、交通運輸等等都有深遠的影響。下面我們列出幾個突出和代表性的問題,與大家一同思考和討論。
人口迅速老齡化意味著經濟中的工作人口越來越少,導致供應短缺,使企業更難填補職位,從而可能會對經濟體帶來不利後果,包括生產力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業務擴張延遲以及競爭力下降等等。在特定情形下,供應短缺可能會推高工資,從而導致物價上漲的惡性循環。
對醫療保健的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人口迅速老齡化的國家必須為其醫療保健給予更多的資金和資源。在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中,醫療保健支出佔GDP的比例已經很高;與此同時面臨的挑戰是確保當他們增加醫療支出時,醫療保健行業的情況能夠會有所改善。
撫養比又稱撫養係數是指在人口當中,非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撫養比越大,表明勞動力人均承擔的撫養人數就越多,即意味著勞動力的撫養負擔就越嚴重。
擁有大量老年人口的國家依靠較小的工人群體來徵稅以支付更高的醫療費用、養老金福利和其他公共資助的項目。這在發達經濟體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在這些經濟體中,退休人員靠固定收入生活,稅級比工人低得多。
一個擁有大量老年人和退休人員的經濟體與一個擁有更高出生率和更多工作年齡人口的經濟體有著不同的需求驅動因素。例如,快速老齡化的人口往往對醫療保健服務和養老院有更大的需求,雖然這也能創造新的機會,但經濟體在向越來越多地由與老年人相關的商品和服務驅動的市場過渡時可能面臨無法預料的挑戰。
各種應對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各種影響和負擔。其中包括促進健康和養老金融資改革、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也將減輕負擔(事實上很多國家已經在這麽做)、增加衛生系統對早期發現和預防疾病的重視,放寬對來自工作年齡人口相對較多地區的國際移民的製度和經濟障礙。
如上文提到,雖然全球老齡化趨勢不變,但是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相比於發達國家已經進入老齡化,東南亞、中南亞和非洲的人口未來會加速增長。人口增長會帶來經濟增長紅利,尤其是大規模並快速增長的勞動年齡人口,以及低水平且持續降低的人口撫養比,給經濟增長帶來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不斷改善的人力資本和高回報率,以及充分的提高生產效率。
有挑戰就會出現機會,對各行各業都是如此。為了使老年勞動力更好地參與生產活動,數字工具和自動化技術的開發和實施加快推進;圍繞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療、照看護理等的消費場景亦應運而生,老年人文化旅遊、老年金融、老年教育支持等多種多樣的服務需求快速增長。
數字化技術因其優勢而被使用的場景越來越多,例如,遠程醫療、用於通訊和娛樂的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感官輔助工具(例如助聽器)等,通過對老人進行跌倒檢測、提供智能家居技術、疾病的早期檢測和疾病狀況管理、減少老年人的社會隔離和幫助其繼續參與勞動等方面來維持老年人與社會的關係。
勞動力資源的減少,整體上利好資源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而不利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其中,人工智能、機器人行業、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前景有較好的想象空間。近年來,我們看到已進入老齡化時代的日本機器人產業已發展成熟,同時美國和中國的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也吸引了大規模投資的湧入。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進程,必然會面對勞動力人口減少的情況,隨之而來就要提高社會生產效率的問題,通過提高人力資本水準和技術創新能力,才可以保持長期可持續增長的發展道路。
疫情開始以來,遠程醫療的使用激增,我們預計在日益老齡化的社會中這一高效的方法會持續存在。美國遠程醫療市場總量從2019年到2024年,每年大約增長17%,達到350億美元,而目前規模較小的中國市場以每年近50%的速度增長。
除去以上行業,還有很多行業可以從老齡化進程中直接或者間接受益。老齡化是一個長期的主題,未來越來越頻繁的遇上這個投資主題,投資者可以超前熟悉瞭解相關產業。
人口老齡化是長期投資主題,“老年經濟”亦有不同的投資重點行業。全球人口老齡化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消費和住房模式發生轉變,這都會對投資產生影響。可以重點觀察的領域包括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養老地產、養老金融等,可以考慮相關主題ETF。此外亦有科技企業針對老年群體有投入技術研發值得關注:例如微軟醫療雲、百度智慧養老、Apple、Google也都提供老年關愛技術等,亦有衆多創業公司聚集在服務型機器人、遠程醫療等等。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老齡化是一個社會發展的進程,並非一日達成,相關投資亦應佈局長期投資。
投資者觀察期間獲得票息
提早贖回
如於期間觀察日,落後股票之收市價格等於或高於提早贖回價格(提早贖回事件),票據將以面額100%提早贖回
到期贖回
1) 如落後股票於到期觀察日之收市價格高於或等於其行使價,票據以面額的100%贖回
2) 如果落後股票於到期觀察日之收市價格低於行使價,票據將按行使價格實物交割該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