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 Responsibility(社會責任)和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基於ESG評價,投資者可以通過觀測企業ESG績效,評估其投資行爲和企業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貢獻。
雖説,長期以來投資者越來越多關注企業在綠色環保、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但是並沒有一個明確的ESG理念。直到2006年,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 PRI)發佈,才對這一領域起到了關鍵作用。此後,國際組織和投資機構將ESG不斷深化,針對ESG的三個方面整合並演化,總結出了系統性的披露標準和績效評估方法,成爲一套完整的ESG理念體系,國際主要投資公司也逐步推出ESG投資產品。
最早跟ESG相似的概念是上世紀誕生的倫理投資,投資者出於自身信仰或尋求對社會產生積極價值等目的產生的投資理念。從1992年開始,聯合國開始舉辦環境與發展會議,倡導在促進發展的同時注重環境的保護,拉開世界範圍内注重可持續發展的開端。現實生活中,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環保因素,通過產品反饋或者服務選擇把理念傳導給企業。與此同時,各類法規不斷充實,相關概念也被引入投資領域,投資者也意識到這可能會影響企業財務績效。於是,ESG和綠色金融等概念逐漸進入大衆的視線中。
ESG相關債券概念中,有幾種常見的債券類型(包括但不僅限於):
ESG主題相關債券發行量呈爆發式增長,過去十年,超過3兆美元的ESG債券發行,其中超過1兆美元是在2021年發行的,供應和需求都出現暴漲。2022年上半年,各類ESG債券的發行規模達到3,792億美元,其中綠色債券的規模2,340億美元,占比最大。
目前,國際上的ESG理念及評價體系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各國際組織和交易所制定的ESG披露的原則、評級機構對企業ESG的評級以及國際主要投資機構發佈的ESG投資指引。根據評級公司關於ESG評級的披露信息來看,分別從E/S/G三個方面並涉及相關領域。例如:英國富時指數涉及12個領域300個指標;MSCI指數涉及10個主題;Morningstar涉及6個領域等等。此外,ESG債券通常根據ICMA(国际资本市场协会) 的指導准測進行評價。
與ESG概念債券一樣,綠色債券近年也受到投資者追捧。綠色債券是一種固定收益工具,專門用於氣候和環境項目籌集資金。這些債券通常與資產掛鈎並由發行實體的資產負債表支持,因此它們通常具有與其發行人的其他債務義務相同的信用評級。綠色債券的運作方式與任何其他公司或政府債券一樣。借款人發行這些證券是爲了獲得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項目的融資,例如生態系統恢復或減少污染。購買這些債券的投資者有望在債券到期時獲利。此外,投資綠色債券通常享有稅收優惠。對於不同的市場參與者,綠色債券所承載的意涵也有所不同。發行者希望低成本融資,投資者期望好的投資收益,監管機構則看重綠色債券對經濟轉型的作用。
大衆對於綠色債券的信任法則通常是“先驗證,再信任”——相比於只滿足最基本要求的ESG債券,投資人往往對“有基於科學目標”或“外部驗證過程“的綠色債券更為青睞,需要驗證過程是因爲投資者需要充分瞭解並確認債券發行方是真的爲了達到長期可持續發展而發行債券,而不是爲了低融資成本的營銷手段。
關於綠色債券,有一個概念不得不提,那就是“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它的定義是綠色債券利差和與之相當的普通債券利差之間的差異就叫做綠色溢價。對於發行人來説,綠色溢價是判斷綠色債券發行能否降低其融資成本的重要依據;而對於投資人而言,綠色溢價關係著從收益率層面體現其實際價值。值得注意的是,綠色溢價的本質是供需關係的結果。綠色債券和普通債權在價格和回報上沒有任何結構性區別,所承擔的風險也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就在於綠色債券的用途,所以不同用途導致出現同一家企業的普通債權和綠色債券之間的需求差。
通常,”綠色溢價”爲負被視作一種“打折”。分析可能出現負值的原因是:① 供需不平衡,綠色債券數量相對較少,但是需求確與日俱增。② 投資者偏好,投資者認爲企業擁有社會責任,意味著違約風險低,因此會放棄一部分收益從而追求低風險。
2022年五月份綠色債券全球指數,包括美國、歐洲的指數表現相對較弱,分別低於常規基準0.26%、0.65%和0.42%,歐洲指數是從2016年以來最差的表現。不過,ESG相關債券的發行量經過連續三個月的低迷后,五月月度環比增加了52%,發行規模達到了910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超主權機構(SSAs) 新發行了538億美元的債。此外,企業發行的ESG相關債券發行量為275億美元,相比於4月份增長40%,但與上年同比下降38%。其中綠色債券的發行量力度最大。發行ESG債券的企業有美國運通價值10億美元的可持續債券,荷蘭國際ING集團15億美元的綠色債券及蘇伊士集團發行的26億美元綠色債券等等。
縱觀5月份全行業綠色債券的總體表現低於非綠色債券大約2 bps。今年爲止,兩方表現則相差不多。
隨著地球環境的日益惡化以及各國在碳中和、碳達峰時間表的落地,ESG被諸多企業和機構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有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那就是現在心甘情願實際付出行動的企業少,有的是刻意炒作,甚至也有一些企業過度包裝當作為生意宣傳的工具,以吸引投資者的青睞。
企業轉向ESG肯定會在環保投入、改進生產技術和設備、社會責任等方面增加企業的成本,從而可能會助推商品的價格。此外也對企業提出更嚴格要求進行ESG信息披露以滿足市值管理以及要做好ESG風險管控。近年來很多暴雷事件都由於企業忽視了ESG風險而造成,給企業帶來負面的影響,從而對企業的經營和盈利帶來影響。今年5月,因爲涉嫌基金漂綠行爲(Greenwashing),德意志銀行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DWS的總部被德國警方突擊檢查。檢察官辦公室表示DWS有部分基金在投資時未按照銷售説明書執行,未考慮ESG因素,因此涉嫌招股説明書欺詐。所以說,ESG是一把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