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ETF – 投資界的瑞士軍刀

投資者教育
Banner Img
October 25, 2023

1993年,美國道富集團推出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ETF SPY,追蹤標普500指數;得益於其悠久的歷史,SPY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ETF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ETF憑藉著其特性已經成為一個常見的資產類別,今天我們將深入了解關於ETF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從資產配置的角度運用ETF。

摘要

  • 早在1989年,市場上就有嘗試推出參與標普500指數的股票基金模式,但是經過芝加哥聯邦法院判定,這一類基金的運作方式被歸類於類期貨合約,進而無法在股票交易所交易;
  • 以市場有效理論為基礎的現代金融學引發了市場參與者的大規模遷移:從主動管理(試圖戰勝市場)轉向被動管理(試圖複製市場),ETF為個人投資者提供被動指數基金的投資工具;
  • ETF現在代表了對市場指數,行業主題或某一資產類別的最簡單投資工具,自成立以來,ETF市場已經大幅增長,現在被世界各地的所有類型的投資者和交易者使用;
  • 投資人在選擇ETF時需注意其內扣費用,管理類型,資產規模與流動性,以及所投資的基礎資產,從而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工具。

ETF的誕生

ETF是 Exchange Traded Fund 的英文縮寫,意為交易所交易基金,也被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顧名思義,ETF雖然是基金,但是能夠像股票一樣在交易所買賣交易,卻又不限於投資股票。

A blue and black diagram with text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Source: BlackRock

早在1989年,市場上就有嘗試推出參與標普500指數的股票基金模式,但是經過芝加哥聯邦法院判定,這一類基金的運作方式被歸類於類期貨合約,進而無法在股票交易所交易;

在1990年,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出現了另一次的嘗試,發起了一檔追蹤TSE 35(多倫多交易所最大的35隻股票)指數參與單位,被簡稱為 TIPs 35,許多人也認為這是全球第一檔真正意義上的ETF;後來這檔ETF被iShares收購,變成了iShares S&P/ TSX 60 Index ETF (XIU)。

到了1993年,美國道富推出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ETF SPY,追蹤標普500指數;這個ETF仍舊是當今最受歡迎且交易最活躍的ETF之一;雖然SPY早在1993年就推出,但是直到15年之後,才有主動管理的ETF登入市場。

ETF憑藉著其較低的費用,交易的靈活度以及分散的特性,在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後成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資產類別:

A graph of a bar chart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ETF市場規模趨勢預測,Source: BlackRock

指數投資與主動管理

以市場有效理論為基礎的現代金融學引發了市場參與者的大規模遷移:從主動管理(試圖戰勝市場)轉向被動管理(試圖複製市場)。

A diagram of a market portfolio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市場資本線 - CAPM模型理論上最優的無風險資產和市場投資組合的組合,Source: Medium

無論是TIPS還是SPY,他們都追蹤某一個特定的指數表現:在早期學術界提出了關於被動投資的優勢時,富國銀行和美國國家銀行早在1973年面向機構投資人的指數型共同基金。相較於共同基金較高的費用、流程複雜以及流動性較低,ETF自創立之初就讓大衆投資者獲得了便捷的途徑,進而不斷發展壯大,ETF的迅速發展反應了投資人對指數投資的興趣與需求。  

指數投資以及被動投資的優勢結論是基於一個重要假設,這個最基本的假設是:市場是有效的,意味著公開信息反映在了股價中,因此投資人無法通過已公開的信息打敗市場。除此之外,指數的選擇與編制也會對這種投資策略產生重大的影響:當前主流的指數編制通常採用市值加權,成分股的市值大小直接反映在權重的高低。  

A graph showing different colored squares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平均加權以及市值加權示意圖,Source: CFI

雖然如此,在當前指數投資與被動投資的流行趨勢下;主動投資管理,取決於投資目的以及管理方式,仍在多個角度有其優勢與必要性:如投資人希望獲得超過基準的預期收益,投資人對風險管理有更高的需求,或是市場上的指數無法滿足對資產分散需求。  

選擇ETF的四個關注要素

投資人在選擇ETF時應當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判斷最符合投資需求的標的物:

內扣費用

基金通常都會有管理費的收取,而ETF的價格也已經反應了相關的收費。這樣的收費被稱為內扣費用,或者總費用率(Expense Ratio),這個費率反應了ETF在追蹤指數指標時所需的成本:通常這筆費用由手續費、交易稅、保管費、經理費以及雜費等組成。

例如最被人熟知的ETF SPY,其費率為年化0.095%,追蹤納斯達克指數的QQQ ETF的費率為0.2%,三倍做空納斯達克指數的ETF SQQQ的費率則為0.95%;ETF的基金管理費通常低於傳統基金,但是由於ETF有類似股票的交易流動性,傳統基金的上的管理費收取模式就無法在ETF上實施:內扣費用的數字是年化數字,但卻是分攤到每天結算扣除的。外加複利的效果,長時間的收費會讓實際收取的數字被放大,而許多投資人會忽視掉這樣的費用。

A graph of growth and increasing stock prices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不同內扣費用的對比(紅:1%),Source: Personal Fund

管理類型

多數ETF的目標是為了追蹤或模擬某一個指數,屬於被動投資工具;但是市場上也有有基金經理管理的主動型ETF:例如美股ARK系列ETF。不同管理類型的ETF有不同的分析以及關注角度,例如主動管理的ETF將會側重於回報超過基準指數;被動管理ETF會分析追蹤誤差等可用信息。

A graph of stock market growth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ARK Innovation ETF近一年表現,Source: Bloomberg

資產規模與流動性

一個較大規模的ETF可以分攤更多的固定成本,相應的流動性風險也更低;高流動性通常也可以反映出較小的追蹤誤差。資產規模過小的ETF可能會面臨下市的風險:其原因可能並不是因為表現不佳,規模較小的ETF在賺錢時也仍有可能會下市;絕大多數時候是因為規模太小導致基金公司認為成本太高不划算,進而會選擇退市。期貨型以及槓桿型ETF也可能會有此類問題,投資人在選擇時應該避免規模太小以及市場太冷門的ETF。

基礎資產

ETF大致分為兩類:實物資產ETF以及合成ETF。實物資產ETF是按照相關基準的比例直接買入資產,但也有部分ETF也只會買入部分資產;合成ETF不直接購入相關基準的資產,而是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複製標的物的表現。

了解ETF追蹤的基礎資產十分重要,作為一種靈活的投資工具,ETF可以用於投資股票,債券,商品或者其他類型(槓桿或者反向)的投資。不同的資產類型會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特徵。例如,股票ETF通常會有較高的波動性和成長性,而債券ETF則會有較低的波動性和穩定性。商品ETF則會受到供需和市場情緒的影響,而其他類型(槓桿或者反向)的ETF則會有較高的槓桿風險和追蹤誤差。投資人在選擇ETF時,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選擇合適的基礎資產。

如何運用ETF

ETF可以買入一籃子標的,用很低成本實現標的物的分散,應當作為投資組合配置的一環而非全部,其使用也需要結合現有的投資組合構成來進行選擇;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和預測,選擇適合的資產,市場和指數所匹配的ETF工具。  

ETF像股票一樣的簡易交易方式讓其發展迅速,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簡易的交易流程有時候也會讓投資人的交易更加頻繁;且指數成分較為侷限在大型股(尤其是美國以外的市場),希望投資到有成長潛力的公司的投資人可能無法直接從ETF上達到理想配置。

回到很多問題的最根源討論,究竟是應該選擇被動投資還是主動投資:被動投資不會試圖從短期的價格波動中獲利,而是從長期的角度持有並獲取長期的收益,但是被動投資也並不意味著無風險,被動收益只是在理論上為投資人帶來市場回報,而不同的市場表現又十分不同,參與者亦會對市場表現產生影響;簡單的被動投資是不夠的,投資人仍須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分析出發;

而主動投資並不代表頻繁的交易,或者一定以打敗市場為目標(最高收益的投資組合不一定就優於其他,離開風險概念的收益往往不能為投資人守住長期利益),主動投資的意義更多在於提供一條結構化的途徑和流程,以實現研究投資想法,預測超常收益,量化風險管理,構建投資組合以及提供一個標準化且可以進化的科學框架。

想法與建議

ETF應當作為投資組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且結合個人的投資目標進行配置,專業的投資管理人可以為投資人在規範化流程上賦能,建立完善科學的投資與觀測流程。同時也可以通過結構性產品/衍生品參與不同ETF走勢,通過不同的結構實現漲幅參與,收益增強,下檔保護或者是本金保障等不同目的。

免責聲明

  1. 本網站內容僅旨在向專業投資者(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或者該條例下制定的規章)提供。

  2. 本網頁內之資料只可作為資訊的用途,並不構成提供服務的建議或報價。

  3. 本網頁內之所有資料不可視為專業或投資意見。因此,閣下應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任何使用本網頁及其內容的風險由閣下自負。

  4. 本公司可隨時終止或更改本網頁所提供之資料,產品或服務,而毋須事先通知閣下。

  5. 非經取得作者授權,不得任意轉載或公開傳輸任何內網站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