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豬肉

投資者教育
宏觀經濟
Banner Img
April 26, 2023

豬肉在華人經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中國大陸。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豬肉消費佔據了中國肉類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對整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摘要

  • 豬肉週期是指由供需錯配引起的豬肉價格週期性變化。豬本身的生理特點影響著豬肉價格週期的長度,而豬瘟程度則影響豬肉週期的烈度(即豬肉價格波動程度)。
  • 中國的豬肉價格波動和CPI波動高度相關,是考察和預測CPI波動的關鍵指標。目前豬肉價格維持在低水位,即將進入另一波上揚週期。
  • 從已開發國家的經驗看,隨著中國生豬養殖的規模化發展,未來豬肉週期將弱化 - 時間延長、波動減小,生豬產業也會從週期性波動行業過度到相對平穩盈利的產業。

豬肉價格週期

豬肉週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由供需錯配引起的豬肉價格週期性變化,同半導體週期類似。豬肉週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豬肉價格上漲刺激農民養殖熱情,導致生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開始下跌;肉價下跌導致大量農戶淘汰宰殺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開始上漲;周而復始,形成了所謂的“豬肉週期”,一般跨度約4年。

豬肉週期(資料來源:Pig World)

豬肉週期形成的原因是供需不平衡,豬肉消費從長期看由收入水平和消費結構決定,短期內需求端較穩定,而供給端受養殖利潤、政策干預和疫病影響。

生豬的生長繁育規律影響著豬肉週期的長度。從豬仔成為後備母豬需7個月達到可繁殖狀態,能繁母豬妊娠期4個月左右,哺乳期1個月,因此1頭母豬生產一胎需要5個月。母豬產仔再經過1個月的保育期和5個月的育肥期,即可出欄待宰。因此,直接增加一頭仔豬僅需6個月左右,而從養殖一頭母豬到增加豬肉供應需18個月左右。

生豬生長週期(資料來源:長江期貨)

疫病影響著豬肉週期的週期烈度,如2007年、2018年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非洲豬瘟,生豬的出欄量受疫病影響急劇減少,生豬的市場價格迅速上漲。 

規模化程度低的養殖環境亦加劇了中國市場豬肉的價格波動。在中國,養殖業以農戶散養為主,行業集中度低 – 目前中國2077.74萬戶生豬養殖場中,年生豬出欄量1-49頭共1948.92萬戶,所占比重約為93.80%。單個生產者對市場價格影響力較弱,更容易追漲殺跌。且散戶從眾心理強,容易造成生豬供應的大幅震盪。

豬肉週期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關係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生產國,2022年,中國生豬出欄(即離開養殖場)7億頭,豬肉產量為5541萬噸,在全球豬肉產量中所占的比重約為44.47%。2022年年底,中國生豬庫存4.53億頭,居民家庭豬肉消費規模約為2萬億,以自給供應為主。豬肉是中國居民第一大消費品類,全國人均肉類消費量為34.6公斤,其中,人均豬肉消費量為26.9公斤。

中國占全球豬肉消費近一半(資料來源:USDA)

從歷史數據看,中國的豬肉價格波動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波動高度相關,是考察和預測CPI波動的關鍵指標。目前豬肉在CPI籃子中的比重約為2%,食品類商品在CPI籃子中總比重約為30%。CPI籃子中的部分商品如服裝、家用器具等商品價格一般比較穩定,週期性不如豬肉價格強;另一些商品如房屋租賃費用價格的波動週期長於豬肉價格變動週期,這使得豬肉價格的週期性變動在CPI中體現得較為明顯,成為影響CPI的重要變量。

中國豬肉價格與CPI關係(資料來源:彭博)

由於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再加上飲食習慣、歷史傳統等原因,豬肉在美國食品消費結構中的地位遠不及中國。美國CPI的食品所占權重為7.8%,豬肉權重不超過0.5%。由於豬肉在中國CPI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至於有“控制豬肉價格就能控制CPI”的說法 - 豬肉價格翻四倍,中國CPI將上漲3%。

2003年以來,中國大致經歷了五輪“豬肉週期”,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每輪豬肉週期基本上在3-4年,下行時間略長於上行時間,主要因為下行階段利潤雖有下行,但只要未虧損,養殖戶退出的意願就不強;二是每輪豬肉週期均伴隨疫病助推;三是規模化和技術進步導致需要的能繁母豬和生豬庫存量下降,因此新一輪豬肉週期產能恢復後對應的庫存量將低於前期。

2018年8月中國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2019年幾乎有三分之一的生豬死亡,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生豬供應缺口,生豬價格從最低2019年最低10元/公斤上漲至2019年11月近40元/公斤歷史高位。

2018年的非洲豬瘟帶動了一輪豬肉行情(資料來源:彭博)

目前豬肉價格來到了新一輪的低點,近日的豬糧比為5.07:1。所謂豬糧比,就是生豬價格和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玉米價格的比值。豬糧比數值越高,說明養殖的利潤越好。豬糧比數值越低,說明養殖的利潤越差。通常來說,豬糧比在6:1時,意味著行業可以維持盈虧平衡;而一旦跌破5,即意味著絕大多數豬企都是虧損的。


豬糧比正處於低位(資料來源:中國養豬網)

從已開發國家看豬肉週期的未來

美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歐盟、美國)。過去的幾十年,美國國內豬肉消費非常穩定,1999年-2019年期間豬肉人均年消費量基本都保持在30.8kg。美國生豬養殖規模化正式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此後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快速推進。按照其養殖規模化進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 啟動階段(20世紀70-80年代):養殖場數量急劇減少。這一時期,養殖場數量從65萬縮減至30萬左右,降幅達50%以上。生豬庫存總量大幅減少。這一階段,小規模養殖戶加速退出,規模化養殖苗頭初顯。
  • 加速規模化階段(20世紀90年代):規模化迅速發展。養殖場數量從1989年的30萬戶再度大規模減少至2000年的8.6萬戶,降幅接近70%。這一階段生豬庫存總量一直維持在較為穩定的水平。
  • 成熟階段(21世紀以後):規模化進程減速,但大規模養殖場數量仍在穩步上升。生豬養殖場數量由8.6萬戶緩慢降至7萬戶左右,同時生豬庫存量穩步增長。這一階段,生豬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通過向上下游垂直整合的方式,實踐自行一體化的經營模式。

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行業規模化持續推進過程中,除了行業集中度的顯著抬升,其另外的直接結果是:養殖效率抬升,以及豬肉週期的延長。

從行業集中度來看:每個農場的平均生豬庫存從490頭增加到1089頭。2017年美國僅7%的生豬養殖農產的存欄低於2000頭;20%的農場存欄在2000頭到4999頭;73%農場的豬存欄在5000頭以上。

從生產效率來看:出欄量增加,生產效率顯著改善。窩均產仔數由1974年的7只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8.8只左右。

從行業週期表現來看:產量波動減小,“豬肉週期”顯著延長。通常完整的豬肉週期為3-4年,但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升,行業週期時間明顯拉長。規模化後,美國生豬庫存總體維持7000萬頭左右,進而導致2000年後美國的豬肉週期時間明顯變長。1986-2020年美國生豬生產可以劃分為5個完整的週期,2000年以前平均週期為4-5年,而2000年後週期時間顯著拉長,其中2009-2020年最長,為11年。

200磅美國豬五花肉價格(資料來源:彭博)

雖然中國要達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集中度仍有較長的路要走,但規模化發展趨勢不可逆。在集約化發展趨勢下,豬肉週期會被延長、價格的劇烈波動將會被拉平,生豬產業也會從週期性波動行業過度到相對平穩盈利的產業。

  1. 非洲豬瘟後,中國養殖豬行業規模化程度快速提升。
  2. 居民肉類食品消費結構更加多元化,弱化豬肉週期作用。近年來,豬瘟的影響、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豐富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豬肉在中國肉類消費占比逐漸下降,2000年至2021年,從66%下降至56%左右。
  3. 非洲豬瘟疫情常態化後,由動物疫情帶來的快速去產能很難重演。當前防控非瘟最有效且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就是進行生物安全防控。在嚴格的生物防控手段下,生豬與外界接觸的幾率大幅減少,不但降低了感染非瘟的幾率,要形成其他大規模流行疾病的幾率也大幅下降。

投資想法與建議

一季度中國GDP增長4.5%,超出外界預期的4%。其中第三產業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1個百分點。我們關注歐洲市場,一方面歐洲受地緣政治的影響相對小,能夠分散投資組合風險;其次在今年美元走到峰值的大背景下,配置歐元/英鎊資產有機會在未來相對美元獲得收益;最後歐洲的一些標的也能夠間接參與到中國的消費復甦中。如下FCN固定收益票據報價供參考:

免責聲明

  1. 本網站內容僅旨在向專業投資者(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或者該條例下制定的規章)提供。

  2. 本網頁內之資料只可作為資訊的用途,並不構成提供服務的建議或報價。

  3. 本網頁內之所有資料不可視為專業或投資意見。因此,閣下應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任何使用本網頁及其內容的風險由閣下自負。

  4. 本公司可隨時終止或更改本網頁所提供之資料,產品或服務,而毋須事先通知閣下。

  5. 非經取得作者授權,不得任意轉載或公開傳輸任何內網站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