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分析

宏觀經濟
亞太區
Banner Img
March 2, 2022

摘要

  • 未來幾個月內亞洲經濟增速將保持穩中向好,並預計2022 - 23 年亞洲的GDP總量將達到5.4萬億美元,超過美洲的4.8萬億美元和歐洲2.9萬億美元,2022 亞洲GDP成長率預期達5.1%,超過美國的4.6%,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出口。
  • 中國經濟:一月份信貸脈沖普遍高於預期;國務院公佈了一系列的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的減稅措施,預計減稅降費總額會進一步擴大到GDP的1~1.5%。
  • 俄烏開戰,地緣政治影響在中期或將波及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投資的風險溢價,市場偏好日本、澳洲、新加坡,板塊偏好能源、原材料及金融類股。

亞洲經濟增長持續加速

出口推動經濟復甦

盡管消費動力仍顯不足,但有望好轉:出口的急劇上升推動了經濟復蘇;Omicron變種病毒由於其相對較弱的毒性使得部分地區的管控政策開始過渡:例如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國已放寬了限制(香港由於突增的確診人數而大幅收緊限制);中國大陸的政策過渡已經能夠避免重要城市的全市範圍封城,保證經濟運作。2022 亞洲GDP成長率預期達5.1%,超過美國的4.6%,形成與去年不同的局面(參考下圖)。

亞洲經濟預計超過美國的增長
出口恢復相較過往危機中最為顯著(97年亞洲金融危機、網際網路泡沫、08年金融危機)

相對其他經濟體較低的通膨壓力

在其他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亞洲經濟保持強勁的增速。一方面由於亞洲經濟仍處於早中期的擴張階段,相應的貨幣通脹政策也有差異,不同於其他發達經濟體的通脹挑戰;另一方面亞洲經濟主要是由生產力驅動,出口與資本支出形成自我供需維持的循環。

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的復甦

中國的信貸擴張

盡管1 月份廣泛的信貸增長大大超出預期,但市場仍對政策傳導的有效性持懷疑態度,因為(1) 銀行貸款的上升主要是由票據融資推動的,而家庭和長期企業貸款仍然低迷;(2) M1-M2 負增長差距擴大至1月份的創紀錄水平,表明企業寧願儲蓄也不願消費。

但是我們認為這些是信貸寬松周期開始時的典型模式。根據歷史狀況,私營部門的資本支出貸款需求往往會在票據融資反彈後6-9個月結束下降趨勢(已經從2021年2月開始,前圖),而負M1-2 缺口的縮小往往滯後於信貸脈沖*2-3個月(後圖)。

*信貸脈沖為新增信貸對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為衡量一國信貸循環的重要領先指標,通常景氣開始復蘇時,信貸脈沖指數會逐漸向上攀升。

加速進出建設領域的投入

此外,政府還在加速進出建設領域的投入,同中小微企業的減稅政策一起將會改善現階段的信貸結構。然而房地產下行的風險仍需注意,如果政策放鬆,有望在第三季度重回正增長;反之則會將轉折點繼續推遲:對下行風險的適度預期。

水泥(前)與鋼筋(後)的需求走勢

疫情政策的調整

疫情方面政策可以看出一些細節的調整:為避免一刀切式的大規模封城從而對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官員們開始強調靈活性;輝瑞公司的疫苗也獲得了批準。這些都是疫情管控轉向靈活處理的風向。然而最近香港疫情形勢變天,驟增的確診人數引發了對管控措施的爭議,值得注意的中央政府並未要求香港也實施動態清零的政策,而是側重於檢測、隔離、治療能力的提升等。

共同富裕的定義調整

此外對於共同富裕的定義調整,重新定義為“壯大中產階級”,旨在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地方政策(例如浙江),公開了就業與社會保障的細節:應屆畢業生住房補貼、大學生創業貸款支持、放寬外來人口的社會保障計劃等等。財產稅以及慈善方面的政策並未提及,可能預示仍需進一步斟酌調整。

俄烏戰爭持續緊張,對亞洲經濟的影響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GDP僅占全球的2%,沖突本身大概率不會造成全球的經濟衰退。截止到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沖突尚未有緩和跡象。近日在白俄羅斯邊境進行的談判並未達成有效共識。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製裁力度不斷加大,但是尚未影響俄羅斯大宗商品對全球的供應,天然氣等能源出口未受波及。

全球股票的市凈率與凈資產收益率

市場偏好日本、澳洲、新加坡

根據以往經驗,戰爭導致的全球股市下跌並不會持續過久,除非油價上漲對經濟體影響過於嚴重。投資者應持續保持謹慎,較高的油價對亞洲經濟體的不利影響更大,特別是印度、韓國、台灣等都對石油進口有大量需求。相對而言,澳洲、日本、新加坡的影響較小。中國有充足的政策杠桿來應對不利的全球形勢,但是此舉也會提高中國投資的風險溢價。

看好能源股、原材料股、金融類股

投資者轉向評估全球增長的風險,並可能開始排除一些極端的美聯儲加息情況,這對成長股的消極態度會有所改善,並且對價值股的偏好程度也有所降溫。板塊方面偏好能源股以及少量的材料股及金融類股。

為美元走強做好準備

自1945年以來,市場主動下跌的時間只占約14%,地緣政治沖突導致的資本回撤時間更為短暫,但是仍不排除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因此投資者保持長期視野極為重要。投資者可以為美元走強作準備:美元被看作為一種避險貨幣。在市場不確定性高及普遍的恐慌情緒下往往會升溫走高,是具有吸引的貨幣配置。

免責聲明

  1. 本網站內容僅旨在向專業投資者(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或者該條例下制定的規章)提供。

  2. 本網頁內之資料只可作為資訊的用途,並不構成提供服務的建議或報價。

  3. 本網頁內之所有資料不可視為專業或投資意見。因此,閣下應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任何使用本網頁及其內容的風險由閣下自負。

  4. 本公司可隨時終止或更改本網頁所提供之資料,產品或服務,而毋須事先通知閣下。

  5. 非經取得作者授權,不得任意轉載或公開傳輸任何內網站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