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鍍金時代”——21世紀初億萬富翁演變史

投資者教育
Banner Img
April 18, 2024

在19世紀末的美國,一個被譽為“鍍金時代”的時代正悄然來臨,為美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昌盛。這一時代不僅見證了美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更孕育了一批傑出的商業巨頭,如洛克菲勒(Rockefeller)、卡內基(Carnegie)等享譽全球的企業家。當時,工廠、鐵路、煤炭開採和鋼鐵生產等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美國經濟的支柱,同時也為無數富豪積累了豐厚財富。

自2000年起至今的二十餘年,我們見證了又一個億萬富翁們締造驚人財富的輝煌時代,其繁榮盛況足以與19世紀末的”鍍金時代”相媲美。在全球經濟迅速全球化和工業化的推動下,美國的企業家們憑借技術創新的東風,開闢了互聯網及其生態系統的新紀元,孕育出微軟、亞馬遜等享譽全球的科技巨頭;或是敏銳地捕捉到金融領域的新機遇,設立了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並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在全球範圍內,尤其是在歐洲,消費品行業一直充當著創造巨大財富的重要引擎。此外,亞洲和其他新興市場經濟的迅速崛起,也推動了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蓬勃發展,進一步催生了該領域富豪的財富增長。

在本次博盾市場觀察中,我們將回顧過去二十餘年這個被譽為第二個”鍍金時代”,深入剖析各國億萬富翁的數量及其所在行業中的分布變化,並分享一些令人深思的有趣現象。

世界首富之爭

1987年,Forbes雜誌開創性地推出了如今備受矚目的Forbes億萬富豪榜。該榜單通過深入分析股東信息、公司財務報表以及實時匯率,篩選出每年淨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在首屆榜單中,福布斯共發現了140位億萬富翁,其中96位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首次上榜的億萬富翁主要通過房地產(24人)、製造業(17人)和零售業(15人)等領域積累了巨額財富。其中,日本西武集團的掌門人,堤義明(Yoshiaki Tsutsumi)以近200億美元的財富,在1987年至1990年以及1993年至1994年期間穩居全球億萬富翁榜榜首,這也反映了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在當時富豪榜上所佔據的顯著地位。

從1995年開始,美國科技領域的風雲人物,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於1995年登上世界億萬富翁榜首,其淨資產為129億美元。此後,他連續13年稱霸榜首,也象徵著美國互聯網初創公司所引領的致富浪潮正式拉開序幕。隨後,“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和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埃盧(Carlos Slim)相繼問鼎世界首富的寶座。然而,進入2010年代,以比爾·蓋茨、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大部分時間都穩坐世界首富的寶座,充分展現了近年來科技行業在創造財富方面的巨大影響力。

1987 年,《Forbes》雜誌首次發布億萬富翁排行榜,Forbes

第二次“鍍金時代”

短短的二十年間,第二次“鍍金時代”已深刻改變了全球億萬富翁的人口結構。直到1980年,全球億萬富翁群體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以及亞洲的迅速崛起為企業家創造巨額財富提供了多重途徑。在1996年的Forbes億萬富翁榜單上,全球僅有423位億萬富翁,當時中國尚未有億萬富翁的身影。然而,在2023年最新一期的榜单中,飙升至驚人的2781人,其中中國億萬富翁數量更是達到了495人,僅次於美國。即便考慮到通貨膨脹對億萬富翁資產的影響,經過相應調整後,全球億萬富翁的人數依然遠超二十年前的水平。

A graph of a graph showing the growth of the stock market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1996-2015年億萬富翁的實際淨資產總額,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從地域分布來看,美國的白手起家億萬富翁增長勢頭尤為迅猛。其中,金融服務行業培育出了最多的美國白手起家億萬富翁,佔比高達30%,這一比例明顯高於歐洲(10%)和其他發達國家(20%)。而在金融業的分支中,對沖基金在積累巨額財富方面表現尤為突出。2000年時,對沖基金群體在美國金融行業財富中的佔比尚不足10%,然而到了2015年,這一比例已躍升至22%。且全球超過80%的對沖基金億萬富翁均來自美國。  

自2000年互聯網革命席捲而來,美國科技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這場科技浪潮中,科技行業迅速崛起,成為孕育美國億萬富翁的第二大搖籃,佔比高達27.3%。軟件行業因其較低的員工數量和固定資本要求,為其快速擴張提供了有效途徑。與金融界億萬富翁相比,科技公司億萬富翁的平均財富達到78億美元,遠遠超過金融家平均45億美元的財富。從億萬富翁的居住地來看,美國億萬富翁最為集中的兩個城市——紐約和舊金山,恰好是美國公認的金融和科技中心。這一地理分布格局也從側面印證了金融業和科技業在美國億萬富翁中的主導地位。

A poster of a city with many flags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世界上億萬富翁最多的城市,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在歐洲,無論是從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數量(佔49.5%)還是平均財富(57億美元)來看,消費品行業均佔據主導地位。眾多企業家通過創立大型零售企業,如LVMH集團的掌門人伯納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和Zara集團的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Amancio Ortega),在全球化強勁消費力的推動下,積累了巨額財富。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科技業億萬富翁的佔比較小,僅為9.7%,其平均財富也較低,為38億美元。相較於美國的財富越來越多地集中在金融和高科技行業,歐洲卻有更多的繼承財富。歐洲是最古老財富的所在地,超過一半的歐洲億萬富翁繼承了他們的財富,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僅為三分之一。

A screenshot of a map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1996-2015年歐洲億萬富翁數量按國家分佈,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 map of asia and china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1996-2015年亞洲億萬富翁數量按國家分佈,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近二十年來,亞洲經濟的迅猛崛起為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們帶來了無數機遇。亞洲億萬富翁佔所有白手起家億萬富翁財富的36%,僅次於美國。其中,消費行業是他們主要的財富來源,有19.8%的億萬富翁來自這個行業,他們的平均財富高達32億美元。同時,亞洲的房地產市場繁榮也為億萬富翁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催生了佔總數12.9%的億萬富翁,數量位居第二,平均財富達到了27億美元。由於亞洲的經濟起步較晚,該地區的新晉富豪的特徵與其他地區的富豪也有所不同。其中,亞洲有25%的億萬富翁是在貧困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一比例遠高於美國和歐洲的8%和6%。此外,亞洲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也較為年輕,平均年齡為57歲,比美國和歐洲的億萬富翁年輕了近十歲。

A diagram of a pie chart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1996-2014年億萬富翁財富來源,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儘管美國仍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億萬富翁,中國億萬富翁的數量在2021年與美國相比一度縮小至兩位數以內。從行業來看,十年前2011年的數據顯示,億萬富翁的行業佔比最高為製造業,佔32.4%,其次是房地產,佔19.5%。這一結果是符合認知的,因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國以低廉的勞動力逐漸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領導者。而經濟發展帶來的財富,中國家庭的高儲蓄率,加上資本管制,則為資金流向房地產行業提供了條件。相比之下,同期美國億萬富翁的財富來源主要是科技與媒體行業(23%)和金融行業(20%)。充滿活力的高科技行業與成熟的金融中介機構(如風險投資)關聯密切,相得益彰。房地產行業只占其中較小的比例,約7.5%,且榜單上並沒有直接從事製造業的億萬富翁。美國歷史上崇尚自由市場,金融發展較為繁榮,機會繁多,而中國金融行業由國有銀行主導且受政府監管,所以幾乎沒有從金融活動中獲利的中國億萬富翁。   

科技方面,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政府極力嘗試將中國打造成一個科技強國。2020年,政府宣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約1.4萬億美元等值人民幣,用於支持下一代無線網絡、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雲計算和數據分析等重要科技項目。事實上,政府迅速而重大的基礎設施升級常常為新一代科技富豪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導致現有科技富豪群體的衰落。與預期相符,2021年的中國富豪榜單主要由高科技和綠色科技(政府重點支持的領域之一)企業家主導。他們充分利用政府對尖端技術的投資,為公司帶來飛速的增長。例如,短視頻巨頭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的財富在2021年就已超過了曾經中國最富有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騰訊創始人馬化騰。 

總結

在本期的博盾市場觀察中,我們帶大家一起回顧了近20年內億萬富翁所處的行業、國家,以及一些與億萬富翁相關的有趣數據。當億萬富翁功成名就之後,他們又是如何進行投資,來實現財富的傳承呢?他們的投資策略又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敬請期待下一期的博盾市場觀察。

免責聲明

  1. 本網站內容僅旨在向專業投資者(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或者該條例下制定的規章)提供。

  2. 本網頁內之資料只可作為資訊的用途,並不構成提供服務的建議或報價。

  3. 本網頁內之所有資料不可視為專業或投資意見。因此,閣下應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任何使用本網頁及其內容的風險由閣下自負。

  4. 本公司可隨時終止或更改本網頁所提供之資料,產品或服務,而毋須事先通知閣下。

  5. 非經取得作者授權,不得任意轉載或公開傳輸任何內網站之內容。